哪些加分项目有必要做?如何做?以及先做哪个?简单从纳税,职住,学历,创业,荣誉各项分解告诉大家。
一:职住,先说职住项目,最高累计12分,最高单年3分。最快4年拿到12分。其中职住项目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
1)职住中,必须先有住,职才可以加分,简单理解为就是光郊区有社保,没有额外的分。必须郊区有房子
2)在申报过程中,倘若用职住作为了冲分,那么最终落户低必须是郊区的这套职住房。多套也没得选。
3)职住中途断了,房子卖了易主,只会影响你的落户速度,不影响加分。
举例:小李把顺义的买了3年的房子卖了,换到了大兴,中途间隔一年。他的职住分,只要在申报时他有郊区房,那么曾经3年顺义的房子分他也是能加的。只是最终落户地是大兴。
4)在职住加分项目中,住和职不用非得在一个区,只要满足城六区之外这个条件即可享受加分。简单理解,住的地方和社保缴纳地不用在一个区,社保也有额外的分。
5)职住计算分是,累计12个月,给3分。单月不计算分,和社保不同。
二:学历冲分
大专→本科→硕士→博士
大专到本科提升-9.5分
大专提升到硕士提升5分
大专到博士提升16分。
本科到硕士提升0.5分
本科到博士提升11.5分
硕士到博士提升0.5分
以上学历,都是双证,不说单证,单证都是负提升。基础学科都是第一学历。
三:纳税
不要做傻子形突击纳税,纳税可以操作,但是不要做傻子纳税操作。简单说纳税看的是申报前三年的,并且不得出现任意一年为0的情况。一旦出现纳税分直接全部为0。太多的不能说。不懂再问我吧。
四)荣誉和创新创业分
1)先说荣誉项,也就是劳模和见义勇为,分别+20。不累计。
2)创新创业,加分区间为(4~12)
其中奖项方面,国家级和省级的加分不同,省级的4~6分。国家级的8~12分。剩余的持股是6分。